側聞近日有機構引入「禪繞畫」(Zentangle)幫助信徒放下煩擾,達至專注,並覺醒主的同在。據說「禪繞畫」是一對美國夫婦無意中「發明」出來的「藝術」。丈夫Rick有冥想經驗,認為妻子Maria 的畫作具有冥想意境,他倆因念及渴望經驗喜悅的芸芸眾生,遂設館收徒,並發展成出售多樣產品的事業,因此辯稱禪繞畫的起源,與佛教或禪修沒有直接關係。
要驗證這類新興活動,不能單憑「創辦人」的說辭,更重要的是用家和傳播者的取態。綜觀海外及香港的眾多提倡者中,鮮有認真地以藝術視之,反而強調創辦人Rick曾經是僧侶,並且通過禪繞畫可以達到禪修、放鬆、平靜、自我療癒的效果;近年更融合Inktober(即Ink+October,有譯作「硬頭伯」,是美國畫家Jake Parker從2016年開始發起,挑戰連續31天用墨水繪畫的活動)在每年10月,進行極具儀式感的節期,每天按時跟導師一起,畫著相同的圖騰。有印度畫家說,禪繞畫是為取悅女財神「拉什米(Lakshmi)」的傳統地畫「藍果麗(rangoli)」的變種,(註1)同時也有人將它跟佛教密宗的「曼陀羅(maṇḍala)」相提並論,可見它明顯帶著非基督信仰的宗教意涵。
因此,即使提倡者一廂情願將其視為工具,也不能改變其混雜、非自然,沒有經過歲月洗鍊及文化沈澱,且高度人為「創作」的本質。事實上,這類新興的禪修方式,高度依賴大師(Guru)作嚮導,指導參與者進行預設、簡易而重複的操練,從而帶領他們進入那個不斷通過暗示來構築的「境界」──只是在禪繞畫的世界,這些大師換成官方認證的導師(Certified Zentangle Teachers-CZT)而已。
這類新興事物雖看似是藝術,或具心理療癒的一面,實質卻是向我們的主以外倒空,不無危險。因此,韓國教會將之分類為「禁止參與(참여금지):無論是聖經方面還是牧養方面,在教會群體或培訓計劃中(運用),皆存在重大問題和副作用。」(註2)也就是說,不能順手拿來在教會使用,而要堅決地向這類「輕宗教」* 說不。
**文章原刊於第263期《宣訊》(2021年11月),版權屬宣道會香港區聯會所有,蒙允准轉載。
註1:“ Zen and the art of doodling” https://www.thehindu.com/features/magazine/swati-sanyal-tarafdar-on-the-meditative-art-of-zentangling/article7976586.ece
*補充:「輕宗教」意指 “Religion-lite”,情況就如某類食品生產商為了迎合市場,使人易於接受而生產一些跟原版不同,類似 Coke light (中譯為「健怡可口可樂亅)之類,減輕減弱的異化產品。